鞍钢何以浴火重生

2021-11-22 15:05:11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47期

  

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120吨转炉正在兑铁作业   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供图

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职工也还是原有职工,通过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曾经的“僵尸企业”“困难企业”实现完美蜕变

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鞍钢确定了76项改革任务,2020年已完成10项,今年确定的49项改革任务全面启动实施,预计年底完成改革总任务的76%

鞍钢集团包括“三项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组合拳,让职工不仅是埋头工作赚取收入的劳动者,更是企业发展的参与者,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炳坤 白涌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鞍钢集团多项改革也吹响了冲锋号。

  今年前三季度,鞍钢集团实现利润总额232亿元,在钢铁行业主要指标排名中,利润总额位列第3,销售利润率10.1%,高出行业平均水平4.07个百分点。

  近年来,鞍钢将改革作为企业求生发展的关键一招,不仅特困企业、“僵尸企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集团走出了前些年艰难求生的泥淖,而且一批企业强身健体,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国企插上了腾飞之翼。

  绝地求生谋改革

  鞍钢被称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为国家建设贡献了一半左右的钢材,并创造我国钢铁工业100多项“第一”:“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根钢轨、第一根无缝钢管……”鞍钢博物馆负责人车千里对此如数家珍。

  “十二五”末,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鞍钢发展遭遇困境。一方面,陈旧、僵化的体制机制导致企业活力不足、内生动力不够,发展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企业背着包袱在市场跑道上竞赛,步伐沉重。直至“十三五”初期,鞍钢集团仍步履维艰。

  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阳钢铁”)就是当时鞍钢集团特困企业的典型代表。2010年投产后不久,朝阳钢铁就遭遇市场逆境,特别是2015年钢铁全行业进入“寒冬”,公司连续6年亏损近60亿元。

  “十三五”之初,鞍钢集团17户企业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特困企业,10户被列为“僵尸企业”,集团在内部摸排查找出的特困企业高达近百户。徘徊在生死边缘,鞍钢人下定“保生存、求发展”的决心,紧抓体制机制改革的“牛鼻子”,全面打响扭亏脱困的绝地求生之战。

  朝阳钢铁产品产线较为单一,主要生产热轧卷板,是市场常见的大路货,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要在市场上求生存,企业的改革就得瞄准降成本、提效率。”朝阳钢铁总经理田勇说。

  2016年,鞍钢集团率先在朝阳钢铁实施以契约化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获得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朝阳钢铁,面对企业人员冗余、效率低下等问题,很快提出“简化、瘦身、放权”等改革方案。

  “这几年,企业机关部门由13个减少至9个,砍掉25个内设科室,将力量下沉到生产经营一线。”朝阳钢铁副总经理朱维国介绍,同时公司优化核心流程111个,完善制定管理制度209个,志在提升办事效率。

  实施契约化经营后,朝阳钢铁从公司到各厂,从工区到产线,层层签订生产经营合同,人人肩上有指标,让企业的每个触角都盯着市场需求干。除固定资产投资外,朝阳钢铁还给炼钢厂、炼铁厂、焦化厂、轧钢厂下放各类生产经营决策权,让基层单位充分自主管理。

  改革以来,朝阳钢铁64名工人通过竞聘走上了管理技术岗位,198名干部落聘到一线生产服务岗位。核减生产服务岗位30%,削减劳务人员1454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一次性提高了60%。2016年改革当年,朝阳钢铁就盈利9241万元,之后5年连续盈利,累计利润达到40.7亿元,赢得生存保卫战的胜利。

  不止朝阳钢铁,从东烧厂、彩涂分厂等鞍钢所属企业的改革实践看,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职工也还是原有职工,通过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曾经的“僵尸企业”“困难企业”均实现完美蜕变,成为鞍钢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2020年,鞍钢集团实现利润134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东北振兴的关键在于重振一批大型国企。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鞍钢确定了76项改革任务,2020年已完成10项,今年的49项改革任务全面启动实施,预计年底完成改革总任务的76%。

  “‘十四五’时期,鞍钢将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奋力实现7000万吨粗钢、超5000万吨铁精矿、3000亿元营业收入、100亿元利润的战略目标,当好国内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的排头兵。”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说,从艰难困境中走出,鞍钢人从改革中看到了希望,也充分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求新求变逐渐成为广大干部职工思维的主流。

  让“干事者”说话,让“指战员”决策

  如果说契约化承包经营是朝阳钢铁的改革1.0版本,那么从2020年起,鞍钢推出的以“授权+同利”为核心的市场化举措,就是朝阳钢铁改革的2.0版本。这次改革从外部为企业松绑,做到权利能授尽授,从内部搞活企业的每一个单位和环节,建立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授权。让“拉车扛活的人”有更大话语权,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有更大决策权。通过调研,朝阳钢铁进一步下放权力,把机构设置权、编制权、选人用人权、薪酬分配权、采购权、副产品销售权分级分类量化下放。通过充分授权,使下属单位自主经营,责任封闭,成为独立的内部市场主体,也使各层级负责人乃至各岗位员工,实现了干什么就有什么权力。

  让焦化厂厂长谭啸没有想到的是,像他们这样的基层单位能够成为采购的主导者。“随着采购人员下到基层,要采购什么煤,什么时间买,都是我们说了算。”这种“说了算”也让他压力更大了,每个星期,他都会领着各工区作成本对比,“我们有了话语权,就要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同利。改革中关键的因素无疑是职工,要想职工与企业同向、同求、同行,就要实现收益共享。朝阳钢铁强化目标值管理,预算逐级分解至班组、岗位,每个环节取得的绩效,其收益都落实到人,上不封顶。在炼钢厂厂长助理宁生龙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了炼钢厂2021年8月绩效评价细则,从能耗指标到事故考核,从成本转移到劳动竞赛,共计21项细化指标让每个班组、每位职工的收入都与目标值挂钩。

  在朝阳钢铁,一线员工优先享受超额利润带来的红利,在分配中,执行层分配占比71.04%,管理层和经营层副职分别占比8.99%、19.97%。去年6月,炼铁厂高炉工区职工在合理化建议指引下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收入同比增长15.12%。拿着工资单,职工们的脸上都乐开了花:“下个月,咱们还得这样干呀!”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朝阳钢铁的2.0版改革,是鞍钢集团为下属企业增活力、提效益的一个缩影。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鞍钢集团坚持“权力放下去,活力效益提起来”,2019年以来,通过实施适应总部职能转变授放权、落实市场主体需求授放权、突出差异化特征授放权、动态优化调整授放权、清晰职责边界授放权、强化监督管理授放权的“六维放权”,实现集团总部对子企业审批事项减少24.4%,各级子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

  让“拉车扛活的人”有更大话语权,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有更大决策权,这样的改革有效激发了基层企业的活力动力。鞍钢矿业公司党委在选配好东烧厂党政“一把手”后,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只要是有利于扭亏的,改革不设边界,只要公司有的权力,全部下放,2019年就扭亏2.3亿元,摘掉特困企业的帽子,今年前两个月实现盈利5595万元。鞍钢股份冷轧厂彩涂分厂实施竞聘上岗自主组队,组员双向选择,厂长、点检长和班长拥有提名权和一票否决权,团队的向心力、战斗力大大增强。2020年,彩涂分厂机组产量突破设计产能,实现扭亏为盈。

  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热情

  时间回到6年前。2015年,已连续亏损5年的朝阳钢铁负债高企,徘徊在生死边缘,管理层不得不制定4套停产甚至是破产方案。很多职工纷纷寻找出路,有的在上班之余跑网约车,有的外地职工忙着卖掉房子,更多人希望破产后鞍钢能把他们分配到别的生产企业……

  “那时候大家眼中的天空几乎是灰暗的。”2009年在朝阳钢铁参加工作的职工吕振杨,当时一边上班,一边复习,结果报考鞍山市的公务员没有考上,“年纪轻轻的,感觉生活已经没有了希望。”

  朝阳钢铁董事长李红雨说,改革就是要让奋斗者有票子、有面子、有发展,改变的是一个个职工的精神状态,一个个家庭的前途命运。

  近年来,鞍钢特别注重推动分配向人才和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不断激励基层创新。朝阳钢铁在今年实施的成本变革中,鼓励基层职工提出降本增效项目177个,并按照成本降低额100∶1的比例,给予项目提出者奖励。

  2021年入秋以来,辽宁供电趋于紧张。热轧厂电气工程师张业刚发现,厂里的液压泵耗电不菲,使用存在浪费现象。他优化液压泵的运行方式,从40开(机)9备(用)调整为30开19备,既满足了作业需求,每小时还能节省电费600多元。“仅此一项,我们团队每小时就能拿到6元奖励。”张业刚说,大家想办法、动脑筋的愿望更强烈了。

  鞍钢集团在一批下属单位推倒“铁交椅”,采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了机会,干成事的人有了地位。

  2011年,大学毕业生宁生龙来到朝阳钢铁炼钢厂上班,4年后从技术工晋升为工段长,2015年公司取消作业区,宁生龙从干部变成了工人,心情一度失落不已。2020年,宁生龙抓住改革机会积极参与竞聘,成功晋升炼钢厂厂长助理后,心情却颇为平静。“一方面,上升通道打开了,工人的机会越来越多。”他说,另一方面,我们在岗位上就得好好干,如果表现不好,下去了也是正常事。

  60多年前,由鞍钢探索的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等经验,在许多企业推广。如今,鞍钢集团包括“三项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组合拳,让职工不仅是埋头工作赚取收入的劳动者,更是企业发展的参与者,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鞍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栗宝卿表示,只有让职工有获得感、存在感、荣誉感,才能激发他们将个人成长与职业岗位高度捆绑,用心用情对待工作。

  去年,鞍钢集团在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投入巨资,啃下了厂办大集体改革这块硬骨头,大集体企业重组改制划转地方,15万多名大集体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妥善解决。与此同时,鞍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也已完成。至此,鞍钢历史遗留问题在“十三五”基本得到解决,以崭新形象进入“十四五”。

  不久前,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重组后的“新鞍钢”以年产粗钢6300万吨的产能规模位列中国第二,成为我国北方最大钢铁“航母”。“重组不仅是规模的扩大,本钢的规划、销售、技术、工艺也都将与鞍钢同步。”谭成旭说,更为重要的是,鞍钢先进的管理、改革经验也将向本钢复制,通过改革强身健体,鞍钢集团正朝着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钢企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