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跑绳的另一端,他是盲人运动员的眼睛
带盲人运动员奔向光明
➤对于盲人运动员来说,领跑员就是一双眼睛
➤“拿了那么多冠军,永远都是翠青第一,我第二,但这个第二我当得心甘情愿。”
➤“很多人说我是幕后英雄,其实我并不这样觉得,我觉得多亏了翠青,让我的奥运梦得以实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徐斐懿 实习生 韦梦想
对于看不见世界的盲人运动员刘翠青而言,徐冬林不仅是赛场上的战友,更是相伴8年、共同克服种种艰辛的亲人。
2013年,二人成为搭档。此后,两人在2014年的韩国仁川亚洲残疾人运动会、2015年的世锦赛、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和今年的东京残奥会屡屡夺冠。赛道上,两人仅靠一根引跑绳交流,却能在风驰电掣间夺得冠军。
做她的眼睛
对于盲人运动员来说,领跑员就是一双眼睛。
徐冬林说,成为领跑员其实也很偶然。他曾是一名专业的短跑运动员。“小时候不听话,父亲一揍我,我就跑,跑着跑着,没想到就进了省队。”2010年,他不小心拉伤了大腿,之后又在做力量训练时崴伤了踝关节,“成绩就上不去了”。
2011年,徐冬林选择退役。江西省残联的一位工作人员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当领跑员,他就抱着尝试的心态去了。没想到,这一试就是10年。因为身高不合适,徐冬林换过一次搭档,刘翠青就是他的第二个搭档。
刘翠青是T11级运动员,其中“T”代表“径赛”,而“11级”相当于“全盲”,是伤残级别中最重的。有的残疾人运动员可以感知到光,但刘翠青的眼里只有黑夜。
残疾人田径比赛规定,盲人运动员参赛,需要领跑员协助完成。奥运会有8个赛道,领跑员和运动员各占一个赛道。因为长期的配合,这对搭档早已默契无比,习惯了对方的技术动作,赛场上全靠一根挂在手上的引跑绳相连。
“在世界范围内,能达到我们之间这样默契都是少有的。”徐冬林说,在赛道上,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和领跑员之间,有的是用语言沟通,但是他和刘翠青靠动作就可以。“我倾斜着摆臂,她就明白是要过弯了。我把手臂向上提,她就知道是到直道了。我手臂上加点速度,她就知道要冲刺了。”徐冬林说。
2016年残奥会,徐冬林腿部拉伤,半月板撕裂,走路都不稳。为了分散疼痛感,徐冬林在腿部缠上了厚厚的绷带。面对刘翠青,他说:“放心跟我跑,就算是走,我也把你带到终点。”
上场前,徐冬林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跑下去,但一上场,那股冲劲就上来了。刚冲过终点,徐冬林支撑不住,倒在了后面。“那口气一卸下来,就站不起来了。”他说。
看到刘翠青茫然地四处张望,徐冬林挣扎着站起来走到她身边说:“我们拿了冠军。”之后,徐冬林就被轮椅推到了医务室。
徐冬林说,因为运动员看不见赛道,所以领跑员还要把控跑步的节奏,分配体能,“一个合格的领跑员不仅要自己跑得快,还要带着运动员跑得更快”。
对徐冬林来说,领跑员是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两个人的比赛,你放弃了搭档就没办法前进了。”徐冬林笑着说,“如果是自己的比赛,可能还没有那么大的信念坚持下来。”
从搭档到亲人
一开始,两人的配合并不顺利。
起初,徐冬林感觉刘翠青对自己不够信任。盲人有个习惯,走路的时候脚在前面,身体在后面,但运动员必须向前冲。
训练时,徐冬林先把教练教的动作学会,然后分解成小动作,一步一步地教给刘翠青。常人一看就明白的动作,刘翠青要靠触觉去感受,一个动作反反复复要练一两个月,腿要放到哪里,抬到什么位置,她都要一点点地摸索才能明白。
渐渐地,有徐冬林在,刘翠青就敢放开跑。
2014年,在韩国仁川亚残运会上,刘翠青包揽了女子T11级100米、200米、400米,T11-12级4×100米接力和跳远5个项目的冠军。徐冬林说,那个时候开始,两人之间的默契慢慢地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每次上赛场前,徐冬林都会提前一晚列好时间表、准备好赛服,比赛当天还会给刘翠青送早餐,“看她吃完我才放心”。
从2013年到现在,徐冬林只回了3次家——2014年春节回家过年,2019年回家办结婚证,还有今年为了东京残奥会,做了半月板手术后,在家里调养了十来天。
“跟翠青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得多。在一起经历了很多困难,我们都成了彼此的亲人。”徐冬林说。
徐冬林在训练间隙 王帅兵摄
“想陪她一直跑”
今年9月4日,在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200米T11级决赛上,刘翠青夺得冠军。
徐冬林说,参加东京残奥会,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能在东京升起国旗,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夺冠后,徐冬林难掩激动,把刘翠青高高地举起来。
领跑员是永远的第二。根据规定,领跑员不能冲线,必须让运动员冲线。之前,徐冬林是不能上领奖台的。直到2012年伦敦残奥会,国际残奥委会做出新的规定,他才能和刘翠青一起领奖。“上了这么多次领奖台,永远都是翠青第一,我第二。但这个第二,我当得心甘情愿”。
徐冬林说,在陪伴刘翠青训练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残奥会和奥运会是不同的,奥运会是挑战身体的极限,残奥会更多是挑战心理极限,“残疾人运动员要通过精神去超越身体的局限。”他说。
很多残疾人运动的阳光乐观也深深地感染着他。领跑员这份事业,让他变得更加细心,更有责任感。除了每天陪刘翠青完成教练给的任务,他还要给自己加练,“只有我变得更好,才能更好地帮助到翠青”。
“很多人说我是幕后英雄,我并不这样觉得。多亏了翠青,我的奥运梦才得以实现。”在徐冬林的眼里,刘翠青是他体育生涯的延续,也是他奥运梦想的延续。
现在,徐冬林的腿部明显粗细不一,这是肌肉萎缩的表现。伤病是不可逆的,徐冬林不知道自己还能当几年领跑员。“等到我不能陪着翠青跑得更快,甚至可能拖她后腿的时候,我就会退出了”。
“希望翠青的拼搏和努力被更多人看到。”徐冬林说,“如果我的膝盖能恢复好,翠青也需要我,我会陪着她一直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