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守护扬子鳄,看过的都想把大拇指竖起来
一家三代护鳄人
➤“我们这边把扬子鳄称作‘土龙’,我们家又姓张,那就给它起名叫‘张龙’吧。”
➤40年来,池塘边的人已经从张晟的爷爷张金银换成了张晟,但那声“张龙”背后的感情,却从未改变
➤小时候,他坐在船上,爷爷慢悠悠地划着船。他问爷爷,自己长大了之后池塘里还会有扬子鳄吗?爷爷回答说,“当然有,保护好了就一直都会有的”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黄长江 实习生 韦梦想
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长乐村,提到张金银一家,村里几乎没人不知道,从上世纪80年代发现第一条野生扬子鳄起,他们就开始了漫长的守护之路。
40年来,池塘边的人已经从张晟的爷爷张金银换成了张晟,但那声“张龙”背后的感情,却从未改变。当一家三代守护鳄鱼的佳话被越来越多人知晓,人们不禁感叹,原来人与动物还能如此和谐相处。
把鳄鱼当成家人
两亿多年前,鳄鱼曾和恐龙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今天人们只能通过化石去想象恐龙时代的神奇,而鳄鱼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现存的20多种鳄鱼中,扬子鳄不仅是长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动物,也是比大熊猫更稀有的野外珍稀物种。
张金银是芜湖市南陵县长乐村的一位普通老人。张晟说,有一年夏天,爷爷在自家池塘里发现了一条扬子鳄,“我们这边把扬子鳄称作‘土龙’,我们家又姓张,爷爷说那就给它起名叫‘张龙’吧”。
在以前村民的观念里,扬子鳄是害兽,喜欢打洞,把农田搞得乱七八糟。担心扬子鳄被人伤害,爷爷就当起了义务护鳄员,这一当就是将近40年。
张晟回忆,爷爷经常拿小鱼和河蚌喂扬子鳄,发现扬子鳄喜欢吃新鲜鸡架,就常常到集市上买来喂它。一人一鳄关系愈发亲密。
1985年,镇上成立扬子鳄保护站,工作人员把“张龙”运送到一百余里外保护站的池子里。但三年后,“张龙”又自己回到了张金银家后面的池塘。老人赶紧把情况告诉了工作人员,“张龙”再一次被送回到保护站。一年后,“张龙”又回来了,还带回了一条雌性扬子鳄,工作人员对此也不禁称奇。
在老人的悉心照料下,池塘里的扬子鳄数量越来越多。
1990年的一天,老人发现一条母鳄鱼趴在池塘边一动不动。把它送到保护站化验后才知道,原来扬子鳄吃了被药毒死的老鼠。那是一条即将产卵的扬子鳄,肚子里有40多个卵,老人心疼极了。为了更好地照料扬子鳄,老人在自家房屋的墙上打了洞,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观察屋后的池塘。为了防止污水进入池塘,老人还在水塘边挖了一条水沟。
张晟那时还是小孩子,爷爷常常跟他说,“好好念书,以后考个动物大学,好保护动物。”
直到现在,一看到扬子鳄,张晟就会想起爷爷。相处了将近40年,张金银一家早已把它们当成了家人。
从护鳄员到巡护员
“不论什么动物,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回忆起爷爷对自己的教导,张晟笑着说,小时候其实听不懂,但是爷爷的行动,他都看在眼里。
2019年,张金银老人去世。去世前他跟张晟说,让别人照顾扬子鳄他不放心。张晟明白扬子鳄在爷爷心中的位置。为了守住“护鳄世家”的承诺,张晟回到家乡,到长乐村所在的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了一名巡护员。
巡护员的主要工作是保护野生扬子鳄和它们的栖息地。张晟介绍,和爷爷不同,他的工作更多,负责的范围也更大。
每年5月到7月,是扬子鳄的交配期和产卵期。这是张晟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他会增加巡护次数,确保扬子鳄们不被打扰。这期间,雄性扬子鳄会为了争夺交配权和领地打架,张晟常常为求偶失败的扬子鳄担心;他细心观察扬子鳄的踪迹,每天查看鳄鱼卵以确保它们的安全;夏季植物快速生长的枝叶挡住了扬子鳄晒太阳的空地,张晟还要把树枝砍掉……
除了看护扬子鳄,张晟还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到处巡逻,看看有没有捕鸟、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他觉得,“保护自然应当是保护整个生态链,这也是建立保护区的原因”。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保护扬子鳄,张晟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拍摄自己的日常工作和扬子鳄们活动时的有趣瞬间。
张晟正在进行日常巡护 崔旭冬摄
“我想一直守护”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因为栖息地环境恶化,扬子鳄数量锐减,仅分布于皖南的一片狭窄区域,并曾一度濒临灭绝。我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扬子鳄野生种群数量已从最低谷时的约120条上升到目前的约200条。
这得益于当地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1986年,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面积覆盖宣城市的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泾县以及芜湖市的南陵县。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采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相结合的措施,扬子鳄的种群数量逐渐增加。2019年开始,扬子鳄野放工作进入更为系统科学的五年计划。据统计,2019年、2020年分别放归120条、280条,今年将是野放规模最大的一年,计划放归530条。放归野外的人工繁育扬子鳄会在科研人员的保护下,逐渐适应野外环境并产卵繁殖,完成野化,进而壮大野生扬子鳄种群规模。
扬子鳄的寿命和人差不多,所以现在50多岁的“张龙”,还在壮年。张晟发现,“张龙”有时会游到池塘边停留,像是在等人,但是自己一过去它就游走了。很明显,它等的不是自己。
“或许它也跟我一样,在想爷爷吧。”张晟说。
张晟回忆,小时候,他坐在船上,爷爷慢悠悠地划着船。他问爷爷,自己长大之后池塘里还会有扬子鳄吗?爷爷回答说,“当然有,保护好了就一直都会有的”。
长大后的张晟不再担忧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国家已经逐渐重视这一块,我对未来还是有信心的”。而对于自己,张晟说:“像爷爷一样,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一直守护‘张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