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中国-东盟合作新动能正加快释放

2021-09-13 10:21:16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37期

  

广西钦州港东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陆海的重要枢纽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2017年开始实际运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西部各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通达东盟乃至世界各地,比经东部地区出海物流时间大幅缩短

2020年,双边贸易在疫情冲击下逆风飞扬,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

RCEP签署之后,亚太区域融合呈现从双边融合向多边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强化区域内各国的产业链分工,促进产业双向的有序转移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向志强 黄浩铭

  从不足80亿美元到超过6800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85倍——这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留下的印记之一。

  30年来,从对话关系、磋商伙伴、全面对话伙伴、战略伙伴关系再到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双方不断拓展在互联互通、经济融合、经贸合作、人文交往等各领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使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

  从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到国际治理体系的调整,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最终签署到“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三十而立,中国-东盟关系站上新起点,迎来合作提质升级的历史性机遇。

  畅通新通道、完善新链条、开启新格局……如今,中国-东盟合作新动能正加快释放与壮大。

  畅通贸易增长新通道

  装载东南亚水果的冷柜集装箱货轮靠抵港口,转运销往我国西南和北方市场;由重庆、成都等地始发的海铁联运班列,满载着摩托车配件等货物,出口至印尼等东盟国家……这样的场景,是广西北部湾港的日常。

  过去,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曾受困于高企的物流成本。2017年开始实际运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西部各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通达东盟乃至世界各地,比经东部地区出海物流时间大幅缩短,打破了西部地区“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传统物流格局,也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市场最为灵敏。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596列,同比增长104%,开行数量超过前三年总和。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共开行2902列,同比增长72%。尤其在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长江汛情、三峡船闸拥堵等复杂严峻的形势,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维护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战略价值凸显。

  在此基础上,以物流通道为纽带,沿线省区之间、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协作不断加深。同时,通过与中越班列、中欧班列的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进一步畅通了中国-东盟与中亚、欧洲之间的新的跨境贸易快捷通道,实现了“一带”与“一路”的快捷衔接。

  7月底,250多吨来自越南的衣服、背包等物资,从河内运至广西后,再经郑州乘中欧班列运到比利时。近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的衔接渐成常态。“在当前海运价格水涨船高的形势下,这条新的联运通道的优势逐步显现。”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邹志卫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最显著的成果之一,便是拉近了西部地区与东盟之间的距离,带动西部加速融入国际市场,双方之间的贸易额不断攀升。”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渝培说。

  数据显示,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西部主要外贸聚集地对东盟的贸易额从2017年的4471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590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5%。

  与实体物流通道相对应,跨境电子商务的“云通道”的畅通也为密切双边贸易往来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东南亚领先的旗舰电商平台Lazada借助阿里巴巴的数字基础设施,为众多品牌及商家进入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发展打开了市场。

  落户在南宁综合保税区的Lazada跨境生态创新服务中心(南宁),面向东南亚进行新商家孵化、本地化服务以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去年,Lazada跨境生态创新服务中心(南宁)特别开设专场直播,展示了包括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在内的中国优质防疫用品,满足了部分东南亚民众的防疫需求。

  “东南亚的电商发展速度很快,跨境直播的流量呈明显上升态势。”广西启迪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海外项目总监招汇介绍。

  贸易规模的快速上升,是30年来中国-东盟合作最为显性的成果。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1年来,发展红利不断释放:中国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0年,双边贸易在疫情冲击下逆风飞扬,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

  完善产能合作新链条

  1993年,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两年后,泰国两仪集团来到广西,与崇左4家国营糖厂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扎根中国20多年,这一企业不仅利用广西充足稳定的原料供给稳定发展,还通过与中国相关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将业务延伸至生物能源、肥料、酵母、饲料、自贸区业务等领域,形成制糖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全产业链。

  公司总裁林家乐介绍,集团在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同时,还带动了中泰两国与糖相关的其他企业间合作。比如,泰国一家知名品牌咖啡与集团合作后进入广西,成为当地消费者眼中的网红品牌。广西一家本地大型工程建筑企业得益于与集团长期合作积累的技术、经验及渠道,以EPC模式承建了多个泰国糖厂项目,中国制造获泰国糖业界盛赞。

  东亚糖业的多链条联动发展,是30年来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断深度融合的生动例证。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和东盟国家相互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100亿美元,双方在制造业、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稳步拓展。

  作为凿岩机、挖掘机、破碎筛分机物料处理设备生产商,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康华介绍,东盟国家对专业化、定制化的工程机械需求量与日俱增。目前,集团设备已通过整台出口的方式进入东盟市场,下一步准备与东盟本地的企业进行合作,以半成品或零部件的方式出口,再由东盟本地企业自行装配完成整台套成品并进行销售。

  “把国内研发和核心部件制造优势与东盟国家劳动力优势和消费市场潜力结合起来,达到产业链互补、双方共赢的目标。”黄康华说。

  部分受访人士认为,虽然近年来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一些在中国的制造企业将部分产能向东盟国家转移,但总体看,中国和东盟合作互补互促的整体格局没有改变。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周边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方银说,不少东盟国家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发展初中期,对资金、技术、设备等需求迫切,而中国相对完备的工业基础、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比较庞大的终端市场等优势无法取代,“中国和东盟产业链、价值链相互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过程”。

  在这种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东盟国家的热烈回应,不仅产能合作领域逐步扩大,一系列新平台、新模式、新机制的出现正推动形成跨境合作的新链条。

  2019年,与东盟邻近的广西、云南均获批设立自贸试验区,其中面向东盟是重要特色。肇始于2012年的中马“两国双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开创了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依托广西自贸试验区平台,“两国双园”不仅构建了马来西亚优势产业燕窝、榴莲等产品加工产业链,还深入到跨境金融等领域。

  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莫福文介绍,围绕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支持开展便利化政策创新,开展一定额度内资本项下本外币可兑换业务,实现两园之间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打通人民币双向流动的通道,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截至今年8月底,金融创新试点5项业务已在广西落地,业务量合计53.13亿元。

  开启区域开放合作新格局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绝佳试验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1年来,双边货物、服务贸易高速增长,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在惠及区域消费者的同时,有力推进了双方投资合作,也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和签署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经8年谈判,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个成员国于2020年11月正式签署RCEP,标志着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由此诞生,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一体化大市场。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多边主义的成功典范,中国-东盟合作迎来更加开放的新平台,也将以更强力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中。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分析,15个国家共同相互开放市场,将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和新合作:比如,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的市场已经相互开放了一段时间,需要进行新的整合,以形成更大的开放市场,共同应对当前世界经济下滑,增进区域合作。相互开放市场还会带来双边变化,双边成员贸易不协调、贸易关税等问题也可通过RCEP框架下的机制商量和解决。

  “RCEP将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新动能,而中国-东盟合作的深入也将带动RCEP的推进。”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说,东盟在RCEP中居于中心地位,作为成员中最大市场的中国已启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国-东盟在RCEP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作为运行良好的自贸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对RCEP发挥先导效应;另一方面,中国-东盟也将更有效地参与到外部经济循环当中去,建立起参与范围更广泛的跨国贸易链和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RCEP签署之后,亚太区域融合呈现从双边融合向多边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强化区域内各国的产业链分工,促进产业双向的有序转移。中国与东盟将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构成更为紧密的产业分工体系。

  近年来,以助推自贸区建设为己任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已吸引不少RCEP成员国的关注与参与。以9月10日至13日召开的第十八届东博会为例,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RCEP成员国都有相关机构或企业参加。本届东博会通过增设RCEP展示区、举办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助力“一带一路”和RCEP建设,还会推动东盟秘书处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发布《关于共同促进RCEP加快生效实施的南宁倡议》。

  东博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说,东博会将继续秉承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器作用,以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扩展,并进一步延伸到“一带一路”国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